2014年6月1日

【巨人,其實只復甦了一半...】


今天下午聽了劉孟捷的獨奏會,會後也跟幾位為了這場音樂會努力奔走的人士聊了一下,現在該是來說說我的心得的時候了。




首先從音樂會名稱說起吧。大家都知道「巨人的復甦」其實是個一語雙關的絕妙標題,這場音樂會所具備的意義不僅是紀念全台最古老的史坦威鋼琴重新整琴修復成功,同時也為劉孟捷激勵人心的奮鬥故事留下漂亮的註腳。然而,今天的這場音樂會,關於「巨人的復甦」這件事,我只能說這位巨人,其實只「復甦」了一半,因為還有一半目前看來似乎還有一段艱辛的路要走。

當然,這復甦一半的巨人指的正是劉孟捷高超精湛的琴藝與細膩過人的詮釋觀點。其實自從劉孟捷在十多年前復出後,他的技巧便一直維持在頂峰,而真正讓人耳目一新的則是他對於某些「深沈嚴肅」曲目的詮釋,具有一種超乎年齡的成熟。彷若走過死蔭幽谷後,對人生的體悟全都蒸餾進了音樂之中,只要聽過他的琴音,很難不為之動容。我難以想像,至今仍有三根手指植入鋼釘且永遠無法如常人靈活運作的他,在當年是怎麼走過那段艱辛漫長的復健之路?而他又是怎麼克服這一切難關,重新站上舞台?每次只要提到這問題,他總是微笑回答:「只要你對音樂有足夠的愛,你就做得到。」,好一句妙答啊,既沈重又淡然。

今天下午聽劉孟捷開出的曲目,任何一首曲子放到其他鋼琴家的音樂會裡,絕對都是所謂的壓軸大曲。然而他卻如家常便飯般,一首接著一首毫不費力的演奏。在每一首曲子中除了全然展現屬於他的細膩,更要想盡辦法與另一半尚未復甦的巨人對抗。是的,我說的正是這架全台最古老的史坦威鋼琴。很遺憾,雖然經過了專人整琴,在音樂會開場前主辦單位國立體育大學還特地播放了鋼琴整復的介紹影片,但很明顯的,若非這架老琴已病入膏肓,就是這次的整琴效果似乎還是不如預期,甚至連到達一般演奏用琴的水準都還有段距離。

對於這件事,其實我是難過的。但我難過的並不是在整場音樂會中看到劉孟捷必須一再的收斂音色去適應仍未見敏銳的擊絃系統;也不是看到劉孟捷在下半場明顯走音的高音區中不止一次的蹙眉演奏;當然更不是難過中興堂長期為人所垢病的反響板設計問題致使劉孟捷必須將鋼琴往後移動至舞台後方、犧牲音量以迎合鋼琴音色能得到最好共鳴...,其實以上這些都不是我難過的點。事實上我難過的是,當我看到國立體育大學林華韋校長(是的,就是你我都認識的那位林華韋)與中興堂產業營運組長尹麗芳女士對中興堂裡這架早已無人聞問、鎖在倉庫多年的老琴如此關心,特地為它向教育部申請經費,一心想讓這架老琴起死回生的決心與遠見,得到的竟是國內音樂圈冷漠功利的應對態度。

前年,中興堂移交給國立體育大學接管時,國內音樂圈爭議聲浪不斷,當時有圈內重量級大老於媒體投書說不應讓台中的藝文展演中心淪為體育大學的禮堂,並對中興堂的未來感到悲觀。然而兩年後,中興堂非但沒有成為校園禮堂,林華韋校長更盡心盡力想讓中興堂成為台中人的音樂中心,自去年起還策劃了史坦威鋼琴的修復計畫。當然,由全然的外行人所進行的修復計畫,其成效實不忍苛責,光從用心來看,真的該給國立體育大學多些掌聲。

但我想反問,在國立體育大學接掌中興堂以前的主管單位,究竟為這個演出場地盡了多少心力?還是就只是把這場地當做是自身單位的一個演出舞台而已?一架壽命不過四十年的史坦威名琴就這樣鎖在琴倉裡任其凋零、不聞不問,直到「外行人」接下這攤子後才抹去塵埃,奈何整架琴卻早已瀕臨報廢,這樣的管理制度與對待樂器的態度,可是音樂人所該有的?

回家後,劉孟捷的琴音仍在我耳邊迴盪,但更讓我難忘的是他語重心長的一段話:「這琴我真的對它盡力了,如果要讓他回復史坦威應有的光彩,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另外,我也想起了林華韋校長對我說的一席話:「從我接任校長的第一天起,我就告訴自己,中興堂要成為全台中人的中興堂,而不是體大的禮堂!」。

對於這一切,該愧對的到底是那些所謂的外行人,還是身為音樂人的我們??

大家好好想一想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