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8日

【組曲變變變!】



最近聽到許多朋友在討論古典音樂中的組曲,也有愛樂的朋友問我為何巴洛克時期的組曲與浪漫樂派後的組曲截然不同?我想就利用以下這篇文章與各位朋友好好討論一下吧。



所謂的「組曲」可說是巴洛克時期世俗音樂中最重要的樂曲形式。組曲中的每一首曲子都是由當時歐洲各地方的舞曲集聚而成,在巴洛克時期的宮廷舞會中,多由樂團演奏這些輕重快慢各有不同的舞曲,藉以方便賓客舞蹈娛興。而在十八世紀初期,組曲中各首舞曲的形式與順序逐漸固定,同時也不再僅止於舞會上的舞蹈配樂,許多樂團也將組曲視為純器樂表演的曲目。

若以巴哈的作品為例,他所創作的組曲無論是鍵盤、小提琴或大提琴皆包含了四種傳統的定制舞曲,並以下列的順序排列演奏:分別是阿勒曼(Allemande)-庫朗(Courante)-薩拉邦德(Sarabande)-吉格(Gigue)。此外,巴哈在這四首定制曲目前都加上了前奏曲(Prelude),同時也在第四首薩拉邦德舞曲與第六首基格舞曲間視樂曲個性加入了小步舞曲(Menuet)、布雷舞曲(Bourree)與嘉禾舞曲(Gavotte)。因此,每一首無伴奏組曲皆由六首舞曲構成,六首組曲各有六首舞曲,如同天罡卅六星般照耀銀河,熠熠發光。

而這些舞曲的起源其來有自。阿勒曼舞曲源自德國,曲風穩健莊重,四四拍的曲風象徵日耳曼民族一絲不苟的嚴謹,庫朗則用輕快活潑的三拍子呈現法式風情,青春靈動雀躍萬分;而緩慢厚實的薩拉邦德與西班牙的熱情澎湃看似相去甚遠,但仔細聆聽這多聲部交錯糾結的旋律線與繁複華麗的裝飾音,不正與西班牙多元民族文化的異國風情不謀而合?最後的終曲再回到快活奔放的英國吉格曲風,不論是流暢縝密的六八拍或是精緻高雅的三八拍,搖曳生姿的韻律總能將樂曲帶向高潮,以完美姿態為音樂作結。整部組曲不論是速度或曲風皆呈現出歐洲各地異質的人文風情,因此聆聽巴洛克時期的組曲有如在心靈展開了一場微妙的歐洲音樂之旅。

到了古典時期,組曲一度成為守舊落伍的代表。因為從古典主義的美學眼光來看,組曲的形式與結構既不嚴謹、也不紮實;而各種不同風格的曲調東拼西湊更是犯了古典美學工整且注重邏輯的大忌。因此當時幾乎沒有任何一位作曲家在寫作器樂曲時願意使用如此雜亂瑣碎的形式,寧可將心思放在結構清晰、條理分明的奏鳴曲式上才是符合時代精神。

然而藝術史的鐘擺持續擺盪,來到浪漫時期,五十年前歧視組曲的理由,現在卻成為了讓組曲復興的重要理念。在舒曼的推動下,組曲搖身一變成為了浪漫時期音樂家最常使用的創作體裁。試想:在人的感官裡有多少難忘的感動時刻僅是驚鴻一瞥?而這樣的吉光片羽怎可能用厚重繁複的奏鳴曲式來捕捉?於是小巧精緻的組曲便成為作曲家們大展身手,讓瞬間變成永恆的最佳載體。組曲幫助音樂家們將生命中的各種靈感思緒組合成一連串的描摹或體悟,不僅讓組曲有了新風貌、更開展了古典音樂多元豐富的生命力。

你以為組曲的發展就這樣了嗎?當然不是!到了廿世紀,組曲又有了不同的意義。在1909年,匈牙利作曲家巴爾托克有感於自身所受的正統音樂訓練對於本土匈牙利音樂的誤解與漠視,因此開始著手採集家鄉最道地、最原始的民間歌謠。經過了將近六年的採集與考證後,1915年巴爾托克運用這些採集到的素材創作出了舉世知名的《匈牙利地方羅馬尼亞舞曲》。朋友可能會質疑,既是匈牙利的民謠,又怎麼會以羅馬尼亞命名呢?其實主要是因為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巴爾托克採集民謠所活動的區域是外西凡尼亞地區(Transylvania),而這個區域在一次世界大戰後被割讓成為羅馬尼亞的一部分,也因此才有了如此怪異的名稱。但之後人們便直接以《羅馬尼亞舞曲》來稱呼了。

在這套組曲中共有六首舞曲,每一首曲子的曲調皆取材自鄉間田野。從第一首的拐杖舞到最後一首羅馬尼亞風格的波卡舞曲皆代表著巴爾托克珍視並意圖保存故鄉民間音樂的責任與使命,更是國民樂派創作精神的高度展現。

時序演進三百年,組曲的形式在每個時代都有著不一樣的風格與定義,一度是皇室宮廷的高貴象徵,最後竟走入了鄉村,成為親民質樸的代表。從組曲看古典音樂的流變,不也正像是從昔日王謝堂前飛落尋常百姓家中的燕子一樣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