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6日
【誰才是音樂之父?】
呂岱衛|文
日昨,發表了【平凡中的非凡】一文。文末的最後一句話「音樂之父,當之無愧!」,這其中的「音樂之父」,相信若是詢問所有在台灣受過義務教育的朋友們,一定都知道所謂「音樂之父」,指的正是巴洛克時期德國偉大的音樂家約翰.瑟巴斯倩.巴哈(J.S.Bach)無誤。然而不知諸位是否曾思考過,「音樂之父」一詞究竟從何而來?史上可有任何文獻或資料明確的指出巴哈即為「音樂之父」?而若是跟德國人或西方人提到「音樂之父」,他們能否意會到,我們所指的即是巴哈呢?
這個問題十分有趣,承蒙方銘健老師來信指教討論,因此我決定就「音樂之父」一詞的由來與各位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分享討論。
事實上,「音樂之父」一詞其實帶有強烈且絕對的意味。名號一冠上去,感覺音樂好像是從巴哈才開始有的,他如同創世神般為人類帶來了音樂。因此,如此絕對的名詞是否適用於人類藝術與文明的領域,的確有審酌之必要。
而現今「音樂之父」一詞的來源據考證應該是在民國六十年代由全音出版社所發行的《全音音樂文摘》中,由當時的日本音樂學者海老澤敏與門馬直美開始使用的。當時這兩位學者為了向日本國民介紹這些西方音樂家,便加諸了許多較容易理解且加深印象的頭銜予這些音樂家們,例如「音樂之父」、「樂聖」或「音樂神童」。而後來則由國內音樂專書翻譯的前輩邵義強先生 與李哲洋先生加以引進流傳。在那個知識文化傳播尚未如此迅速普及的年代,這樣的音樂家頭銜的確給予古典音樂的入門者許多認知上的方便。然而時至今日,古典音樂已非寡眾文化,許多來自西方樂壇的第一手資料在台灣也極易取得,因此「音樂之父」一詞的使用是否仍具有教化意味,還是有誤導大眾之嫌,也值得再予探討。
平心而論,當年日本學者稱巴哈為「音樂之父」主要的憑藉在於巴哈集結了巴洛克音樂風格特色之大成,而其作品與作曲技法更是後世許多音樂家學習的典範。但爭議的是,巴哈終其一生的活動區域從未離開今日德國境內,而他的音樂在當時也僅流傳於他所活動的範圍,他死後許多作品甚至完全乏人問津。若非百年後的孟德爾頌推動了所謂的「巴哈復興運動」,今日巴哈的定位究竟為何,尚在未定之天。
現在我們所熟知的巴洛克時期,其音樂的發展中心主要在義大利地區。許多著名的音樂家如蒙台威爾第、柯賴里、史卡拉第、韋瓦第、塔替尼等皆來自義大利,而大家所熟知的拉摩、庫普蘭則是法國人。那麼當時德國的音樂家除了巴哈外,究竟還有誰呢?其實當時比巴哈還有名的德國音樂家多不勝數(巴哈在當時真的很小咖!),除了名揚英倫的韓德爾外,舒茲、泰雷曼與布克斯胡德皆頗有名望。因此,若從歷史現實面的角度來看,要稱巴哈為「音樂之父」的確有點令人不好意思。
但若從另一角度來看,古典音樂的發展軌跡在古典時期維也納三傑光芒萬丈的成就下,從義大利轉移到了德奧,此時的音樂風格不僅延續了古典時期,甚至還影響了十九世紀的浪漫時期。或許巴哈在世時寡為人知,甚至連過世後也差點被歷史洪流所淹沒,然而就整個西方音樂歷史宏觀的格局來看,他的確是影響了後世的音樂人。甚至說他為西方古典音樂的先驅相信也無人敢議。
話題再回到「音樂之父」身上吧,那麼究竟誰足以擔當這偉大的名號呢?若是問德國人,相信他們的認知應該會是出生在西元1585年的舒茲。舒茲可說是第一位將德國音樂帶向國際化的音樂家。在那個德奧地區仍屬神聖羅馬帝國管轄範圍的年代,舒茲的音樂便已傳遍歐陸。同樣受義大利音樂影響的他,作品風格巧妙結合了德國與義大利風格,並在歌曲中採用德文歌詞。在那個國族主義觀念尚未建立的時代,他可說是最先具有國族意識的音樂家。此外,在他重要的作品《交響聖樂曲》(Symphoniae Sacrae)中,不僅率先將器樂與聲樂做出了巧妙的結合,讓音樂不再只是「以聲領樂」,其器樂的編制與樂曲形式也成為了後世交響曲體裁與編制的濫觴。最後,他更寫下了德國音樂史上的第一部歌劇《達夫尼》(Dafne),這部結合了義大利歌劇風格與德國複音音樂傳統的歌劇將舒茲的地位推上了德國音樂的最高峰,也讓德國音樂正式在歐陸嶄露頭角。因此若要說他是德國人心目中真正的「音樂之父」,的確也當之無愧。
最後,我想說的是:不論誰才是「音樂之父」,這個名詞所要彰顯的其實是他們對人類音樂文化上的成就與影響。事實上或許就是這樣的頭銜,讓這些音樂家拉近了與人們的距離,使人們更容易在浩瀚的樂海得以窺見他們的身影。就算拿掉了頭銜,我們仍該體會巴哈音樂的偉大與不凡。相信各位朋友在喜愛巴哈音樂的千百個理由中,絕不會有個理由是因為巴哈是所謂的「音樂之父」才喜愛他的,對嗎?
偉大,不在頭銜;至於音樂之父到底是誰,管他的呢!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