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7日

【安靜的理由】













許多大朋友小朋友常問我,為什麼聽音樂會時要保持安靜?為什麼看電影、聽流行音樂演唱會,對於安靜的要求都不如古典音樂會如此嚴格?難道古典音樂就這麼高不可攀嗎?


此時我常會反問他們,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他們接近古典音樂,甚至將她當做是一生的伴侶?大多數朋友給我的答案多半是古典音樂聽來優雅、安靜,在忙碌嘈雜的一天中,若能欣賞片刻古典音樂,總能讓人放下許多煩憂,享受如同冬日暖陽、夏日徐風般的舒暢。

當然,古典音樂能夠予人平靜。但若要在眾多音樂家中挑選一位最能帶給賞樂者平靜之感的音樂家,我想絕大多數的朋友應該都會選擇巴哈吧。尤其巴哈的宗教音樂往往能帶給人們和平安詳的感覺。但你有所不知的是,從十八世紀所留下的文獻看來,巴哈在世的時候,他的同胞們對於巴哈音樂的想法,卻完全與平靜安詳扯不上關係。

這是個很有趣的現象,何以今日我們認為理應能撫慰人心的音樂,在三百年前卻不值一哂?因為從史料來看,當年巴哈所創作的許多宗教音樂,都是在極度嘈雜的環境下演出的。即便在教堂裡,管風琴師與唱詩班賣力地演唱巴哈的聖樂作品,台下的信徒與聽眾們卻往往只會抱以更大聲的喧嘩與噪音。當然這並不是不尊重巴哈的作品,應該說這些人根本連尊重這個詞都與巴哈扯不上關係。在當年,禮拜結束後所演出的音樂便是那些王宮貴族社交的開始,根本不可能有人會用「噓」聲提醒旁人安靜。更別說那些在音樂一開始就離開座位到外頭去抽煙蹓狗的貴族了。

或許你會說,那個時代的人們既無文化也不懂禮節。但可曾想過那又是為了什麼,到了一百多年後、巴哈早已離我們遠去多時之時,人們才發現了他那超越時代的偉大與天才,進而懂得如何欣賞他的音樂、被他的音樂所感動?

其實答案十分簡單,因為那個時代的人們對於音樂的看法跟現代的我們十分不同。他們不見得比我們沒文化,只因他們只是活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中。今日我們在巴哈音樂中所感受到的平靜,一部分來自於巴哈樂譜上的詮釋、另一部分則來自於我們自小所受的文化陶冶與社會訓練。首先就從現代的音樂家說起吧,這些音樂家們自小即被訓練要有「用音樂吸引聽眾注意力」的本事。而訓練的方式就是將古典音樂中的「音樂性」表現出來,其實所謂的音樂性就是一種聽覺上的方向感。當音樂有了方向感,就能吸引聽眾在音樂脈絡的許多細微變化中跟隨著指引一路聽下去。然而這樣的創作或演奏技術,在巴哈之前的那些時代,卻少有音樂家能如此靈活掌握。他們只能靠著一次又一次不斷的即興與變奏來創新音樂的發展,當然古典音樂也就在這一次又一次的創新中激盪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樣貌。

此外,作曲家與音樂家在這三百多年來的社會地位不僅隨著時代演進而提昇,連帶也使得群眾們對音樂的態度起了變化。自十九世紀後,作曲家的社會地位日益增高,而寫在樂譜上的音符與樂思當然也日益被尊重。到了十九世紀中葉,歐洲樂壇甚至已有為這些古往今來的偉大音樂家們設置古典音樂名人堂的規模與條件,在這偉大的殿堂中供奉可永世流傳的經典曲目與音樂。

自此,一代又一代的演奏者們逐漸開始被要求必須認真看待偉大作曲家們記錄在樂譜上的每一個音符與記號,這樣認真的態度當然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聽眾,因為他們相信這些經由時間淬鍊所留下的音樂刻痕,無論多麼細微、多麼不起眼,甚至連聽不到聲音的休止符,必定都是偉大音樂家們嘔心瀝血的精神結晶。如果抱持著這樣的觀念聽音樂,當然就不會有人在演奏時說話了,因為這不僅會聽不清楚音樂,更會影響他人好好聽音樂。

就這樣,整整花了好幾個世代的時間,歐洲人養成了牢不可破的聆聽態度;只要聽見音樂-尤其是古典音樂,人們必定安靜下來。於是音樂與安靜產生了絕妙的連結,讓人們能藉由這些音樂聽見只有自己才能聽見的共鳴與感動。

事實上,古典音樂正可說是現代人調劑身心靈的一帖良方。在這個忙亂嘈雜甚於人類史上任何一個時期的現代,一天當中,幾乎沒有任何時刻能自絕於自己或他人的說話聲。長久下來,我們幾乎失去了讓自我歸於安靜的能力,只能在經年累月的聲音壓力中疲憊煩躁卻無能為力。然而古典音樂卻在此時賦予我們一種特殊的時代功能,那就是教你安靜,甚至訓練你安靜!強迫你在安靜的時空下享受音樂所帶來的寧靜。

因此,當你下次聽音樂會的時後,你定會發現,其實在聽音樂之前,你已先聽到了安靜;因為這才是打開心門,讓音樂真正走進你心的不二法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