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31日

【告別】



  正當大家都期待2013年的新年音樂會又會有何花招與噱頭時,我卻只想好好跟2012年告別。在這一年的我,有了好多改變、好多跟以前全然不同的想法與成長。因此我特別挑選了這首曲子送給自己,也送給好友們...


2012年12月21日

【溶化妳心的花之歌】


  各位朋友們應該都對《卡門》的故事與音樂都耳熟能詳吧?!無論你是不是歌劇迷、聽不聽古典音樂,相信一定聽過著名的詠嘆調《愛情像小鳥》或是《鬥牛士之歌》。《卡門》可說是比才生涯最重要,也是最後一齣歌劇,同時也是十九世紀後期寫實主義歌劇的代表之作。在這齣歌劇中沒有任何一位英雄人物或任合一部神話傳說,男女主角僅是一位低階的軍官與煙草工廠的女工,這樣的市井小民的故事貼近了群眾的心靈,原來聽歌劇不再是王宮貴族的權利,原來歌劇的主角也可以生活在你我之間。就這樣,比才用傑出的音樂串起了整部歌劇極具張力的劇情,強烈富有個性的旋律刻劃出了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同時也展現了中低階層社會老百姓的生活百態。

2012年12月20日

【馬采巴】


  在李斯特的超技練習曲中,第四首曲子馬采巴 (Mazeppa) 絕對是亮點之一。這首曲子具有獨特的標題性與豐富的敘事性,再加上李斯特所設計的各式艱難技巧與豐富旋律性,因此常在音樂會中被獨立抽出來當作是壓軸的表演曲目。


2012年12月18日

【流浪者幻想曲】



  明顯感受到氣溫又降低了..今天的風似乎還帶有一點寂寥蕭瑟的感覺。從架上拿出難得拿出來的舒伯特,聽聽他的《流浪者幻想曲》吧!布倫德爾詮釋的舒伯特,堪稱經典,尤其是這首樂曲,除了舒伯特擅長的歌唱性旋律外,更將鋼琴宏大的音響發揮的淋漓盡致,一起來聽聽吧!


【蕭邦手稿】



  看看這部跟蕭邦手稿對照的英雄波蘭舞曲吧!

  真的很難想像當年的作曲家得要拿著鵝毛筆,一個音一個音的紀錄下來他們的靈感。而且記譜的速度還必須跟得上靈感才行,稍微慢一點,靈感就消逝了,但卻又怕記得太雜亂,靈感過後自己都忘了自己在寫啥...

  姑且不論蕭邦吧,想想當年的李斯特,在70幾歲的生命裡,每天除了要練琴、作曲、還得沒事在雜誌上跟人打打筆戰,寫寫樂評。然後一年到頭還要坐馬車到歐洲各地去巡迴,經營他的粉絲。中年後,還當起了神父,每天研究宗教哲學與文學,並把心得用音樂記錄下來。再來就是製造風流不斷的緋聞、或者又是勾引哪國公主貴族的八卦。更別談他數量龐大的書信往來了!真的很難想像在那個沒有電腦、沒有網路的年代,他如果不是一天有48小時,那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唉~古人真是比我們強太多啦!!

2012年12月16日

【一生懸命與鬥魂注入的饗宴 - 茱莉亞弦樂四重奏音樂會有感】













  2010年底,華裔小提琴家林以信以不到卅二歲之齡接下了有美國室內樂天團之稱的茱莉亞弦樂四重奏第一小提琴手的位置,這個消息不僅震撼了國際樂壇也震撼了華人世界。當年許多評論皆對此懷抱著悲觀且嘲諷的態度,認為現今樂壇竟連茱莉亞弦樂四重奏都得拋尊棄貴向年輕人低頭、向偶像文化靠攏。然而不到一年的時間,茱莉亞弦樂四重奏用他們的音樂證明了林以信值得他們選擇,更讓當年看衰他們的毒舌評論啞口無言,直說:「JSQ(Juilliard String Quartet)復活了!」「JSQ寶刀未老!」


2012年12月14日

【向魚說教吧!】



  相信很多馬勒粉都知道,在馬勒的交響曲中有一種特殊的二元性。作品的特質往往是歡樂對應陰沈、感官對應理智、簡單對應複雜、高雅對應低俗。而這些衝突與矛盾竟能在他的每一首交響曲中都調和自如、並行不悖。以致於他的作品對許多樂迷來說充滿了無窮的魅力與魔力。


2012年12月13日

【你「韓德爾」了嗎?】



  第一次聽到這首曲子是高中時,在電影「絕代艷姬」(Farinelli)中。當時一聽驚為天人,心想:「韓德爾怎也能寫出美到令人心醉的旋律?」從此,這首詠嘆調便成為我播放列表裡的五顆星曲目。


2012年12月12日

【王羽佳,一直是個令人費解的謎!】


  從第一次聽到她的演奏起,我就一直很想知道到底這個小女生身體裡裝了哪個品牌的馬達與電瓶?她的演奏永遠充滿著源源不絕的爆發力,而紮實到難以置信的技巧更是支撐她一切音樂的根本。

2012年12月5日

【中年危機?!】

  幾天前進電台開會,與會的朋友有媒體界的大老、出版界的前輩以及電台資深的主持人。原本只是例行性的年度工作會報,沒想到彼此話鋒一轉竟討論起男人的「中年危機」!只見每位年過四十、事業有成的「老男人」們,一個一個爭相發言惟恐在此議題上錯失了發表高見的機會,發言的內容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


2012年12月1日

【Where is the Passion?? - 泰歐∙蓋爾基音樂會有感】











  為什麼我要去聽泰歐∙蓋爾基的音樂會?當然,除了電影的宣傳外,這次音樂會的曲目才是最吸引我的部分。很難想像一個剛滿廿歲的青年鋼琴家竟然開出了如此寬廣的鋼琴曲目,光是看到上半場排出來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Op.109以及史克里亞賓第三號鋼琴奏鳴曲,就足以讓我放下一切俗務,一定要親臨現場去聽聽看這位「想飛的鋼琴少年」到底能不能讓我們飛起來?而下半場的李斯特奧伯曼山谷以及德布西的兩首小品也是必聽焦點。那,到底這場音樂會給了我什麼樣的想法與心得?


2012年11月28日

2012年11月19日

【我所認識的林瑋祺】




















  在長達將近四個月的德布西音樂節圓滿結束後,這裡再跟各位介紹一位國內知名鋼琴家的音樂會。那就是即將從11/30起,陸續在台中、桃園、新竹、台北等地展開巡迴演出的青年鋼琴家林瑋祺。事實上,林瑋祺的事蹟我相信許多朋友們都能從各大媒體及報章雜誌上可得知,但這次,我想跟各位分享一下我所認識的林瑋祺。

2012年11月12日

【布雷利音樂會曲目探討 - 蓋西文 藍色狂想曲】



  最後我們來看這場音樂會的壓軸「藍色狂想曲」,相信這早已是許多樂迷們耳熟能詳的古典金曲了,更是與美國作曲家蓋希文劃上等號的招牌樂曲。然而這首樂曲的誕生過程卻充滿了戲劇性。

2012年11月10日

2012年11月9日

【布雷利音樂會曲目探討 - 德布西 面具】



  「面具」這首曲子也是在德布西鋼琴作品中經典但卻常被人忽略的小品。這首小曲與現在廣為人知的「快樂島」都是德布西在1904年所發表的鋼琴作品。但長期以來,音樂家們多半喜好演奏表現力較豐富的「快樂島」,而忽略音樂內涵更為紮實的「面具」,這實在可惜。


2012年11月8日

【布雷利音樂會曲目探討 - 德布西 兒童天地】



  這陣子研究了布雷利這次來台的音樂會曲目,發現這些曲子不但大有來頭,而且也顯見了布雷利不但對傳統德奧曲目如莫札特、貝多芬、舒伯特等所知甚廣,就連浪漫樂派後期的許多音樂家,如法雅、蓋希文等也涉獵甚深。印證了他身為伊莉莎白皇后大賽得主的光環果真名不虛傳。


2012年10月24日

【Ichiro小學的作文】



  超勵志的廣告!這是Ichiro小學時的作文!當時被大家認為是異想天開不知天高地厚..但現在的我們,只能讚嘆!

2012年10月15日

【千錘百鍊,只為一瞬 - 嚴俊傑音樂會實況錄音專輯評介】





















  台灣鋼琴家嚴俊傑繼2007年推出首張專輯並榮獲2008年金曲獎「最佳古典演奏專輯」後,於2010年底再度推出第二張專輯。這次的專輯嚴俊傑以現場音樂會的方式錄製發行,不僅考驗自身演奏實力,更考驗台灣現場錄音工程的技術。果然在專輯推出後備受各界好評,無論是鋼琴家對於音樂的詮釋或是專輯製作的功力,都有著國際級的水準。


2012年10月3日

【青春、水色、四手、同心 - 羅傑兩場音樂會有感】

















  這是德布西音樂節中的第四場音樂會,也是我最期待的一場。不只因為羅傑是我自小的偶像,更多的原因是因為他的牽手--亞美。因此,兩天前在台北、今天在台中,這兩場音樂會,我都到場聆聽,把握羅傑難得四手聯彈的音樂會,畢竟人家可是堅持了卅年啊。


2012年9月25日

【火車站的布蘭詩歌】



身邊的朋友突然在火車站唱起布蘭詩歌,
你會不會被嚇到?
在台灣,可能會被警察帶走,
可是在維也納,卻是歡聲雷動!
又是場振奮人心的演出!

【當女孩投下硬幣】



美好早晨,看看下面這則影片吧,讓大家振奮一下!!
ps.我超愛這種快閃式的表演,刺激又精采!

2012年9月18日

【花之組曲 夏之田園詩】



巴西作曲家魏拉.羅伯斯的這首作品,
宛若薩替作品再現,曲風恬靜閑適。

只見嚴俊傑巧手一揮,
夏日和風徐徐吹拂,
彷彿帶領聽者踏上某個不知名南國小島,
在沙灘椰影下,肆意享受那片刻寧靜。

2012年9月16日

【格拉納達的黃昏】


《格拉納達的黃昏》(La soirée dans Grenade)

  一個從未到過西班牙的法國人,要如何描寫那屬於南國的熱情與奔放?沒關係,鄧泰山用他的音樂告訴你。

  鄧泰山用懸疑緊張的觸鍵鋪陳了樂曲一開始不安的氣氛,同時也預示了即將到來的熱情與浪漫。哈巴奈拉舞曲的熱情與浪漫好似西班牙女郎在你面前跳起佛朗明歌舞一般,熱力四射。

  這時蕭邦的溫暖音色已不管用,只見鄧泰山用盡一切方法,使出渾身解數將音色的亮度發揮到極限,取悅在鋼琴旁虛幻的西班牙女郎。時而激情、時而沉吟的曖昧氣氛在整首樂曲中持續出現,彷彿愛情的酸甜苦辣,點滴心頭。

  誰說只有西班牙人才懂愛情?德布西與鄧泰山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雨中庭院】



《雨中庭院》(Jardins sous la pluie)

  這可不是蕭邦的雨滴前奏曲,這是實實在在的午後雷雨,真真切切反映在鄧泰山「似珍珠般」的指尖顆粒之中。

  德布西以觸技曲(Toccatta)的筆法描寫驟雨滂沱的情景,考驗著演奏者精準無暇的觸鍵,而鄧泰山則在精準之餘,不忘德布西在曲中摻入的兩首童謠,戰戰兢兢於大珠小珠落玉盤之際,仍能氣定神閒勾勒出德布西心裡的那塊淨土。

2012年9月15日

【塔 】


No.1《塔》(Pagodes)

  東方人演奏這首描寫東方寺塔樂曲真是再合適也不過了。且看鄧泰山用富有東方禪的意境,以清新脫俗的音色敲出遠方傳來的鐘鈴聲,而左手拉出的旋律線條則描繪出如潑墨山水般濃淡不一的和聲。

  原本就擅長表現音樂層次的鄧泰山在樂曲中段各種交織穿梭的聲部間清楚的理出頭緒,讓鐘聲、鳥鳴、吟唱、風動、落葉,緩緩攤在眼前,絲毫不見紊亂無章。這樣的詮釋功力實在令人折服。

2012年9月10日

【靈性與神性的交會 - 鄧泰山德布西音樂會聽後感】





















  原本想過個兩天等心情沈澱後,再好好整理鄧泰山的聽後感,但他的音樂就如同揮之不去的懸念,如影隨形,時時刻刻浮現於腦海,實在是忍不住了,不吐不快,一定得找個出口宣洩,否則接下來的工作又無法進行了。


2012年9月3日

【誰規定的?】








「老師,為什麼彈巴哈不能像彈蕭邦一樣踩這麼多踏板?」


「老師,為什麼彈莫札特不能像彈李斯特那樣大聲?」


當學生練了一陣子琴後,心中一定會出現類似的問題。為什麼常常聽老師說彈某位音樂家的作品必須得怎樣,又不能怎樣?


這些到底是誰規定的??


2012年8月29日

【泰山與我】















卅年前,
狂風暴雪中,
他在莫斯科音樂院的琴房裡,
練習著拉威爾著名難曲「小丑的晨歌」

2012年8月28日

【英雄絕非一蹴可幾】












小男生垂頭喪氣走進琴房,左手小指還包著繃帶,白花花的超刺眼。通常我看到學生指頭上的纏繃帶或OK繃,都會比較敏感一點。

問明原因,原來這小鬼頭偷偷跑去練蕭邦的英雄波蘭舞曲,前面的華麗樂段還可勉強應付,

但到了中段的連續八度,馬上就捉襟見肘了。


2012年8月26日

【德布西、新體驗 - 巴佛傑的德布西鋼琴作品全集】



2007年起, 法國新生代鋼琴家巴佛傑為英國Chandos唱片公司錄製了德布西全本鋼琴作品集, 這是繼2004年得獎無數的「拉威爾鋼琴作品全集」出版後, 巴佛傑的又⼀項偉大錄音工程。殊不知, 德布西的鋼琴作品光是曲目數量就是拉威爾的兩倍以上, 更遑論其音樂內涵之豐富, 樂曲風格之多變了。



2012年8月22日

【德布西,生日快樂!】













150年前  若是沒有你
誰也無法預料  法國的音樂文化
竟能在沉寂百年後  繼續在世界樂壇發光發熱


2012年8月17日

【音色的祕密】












在眾多樂器的音色變化中,我想最特別的應該就是鍵盤樂器了。

試想:弦樂,可以用揉弦、用抖音、用運弓來變化音色,造成不同的音響效果,因為那都是在琴弦上直接按壓摩擦所產生的音色變化,因此很直觀,易理解;而管樂,可以用吐舌、運氣、改變嘴型、改變嘴唇振動頻率等方式來製造音色的變化,同樣的直觀易解。


但鋼琴呢?



2012年8月16日

【耳朵,才是決定一切的關鍵!】
















「老師,到底要怎樣才會有對的音色?為什麼我彈出來的聲音跟老師彈的差這麼多?」

當你這樣問我時,我真的高興的快掉下眼淚了!


因為上帝總算讓你的耳朵有作用了,讓你聽得出什麼叫音色了。


其實,沒有為什麼,就是你有沒有用心去「聽」!



2012年8月10日

【視奏?試奏?到底怎麼奏?】
















那天,一個媽媽帶著他唸國小音樂班的兒子氣急敗壞的來找我。


「老師,我想跟您請教,鋼琴的視奏到底要怎麼彈才能拿高分啊??為什麼我兒子跟我說他這次期末考明明視奏一個音都沒彈錯,拍子也都數對,可是卻還是只拿80分啊?他前一個考的,明明就按錯很多音,可是視奏的分數還比我兒子高,老師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啊?難道我兒子在學校有得罪那些評審老師嗎?」



2012年8月1日

【會說故事的鋼琴課】












一位新學生來找我上課

第一堂課,照慣例,我得先了解她的程度如何,盡全力找出她的所有缺點,然後一針見血的指出來,讓她佩服一下。


但這一位,帶來的第一首曲子是蕭邦知名夜曲Op.9-2。毫無缺點演奏完畢,我楞了一下,怎會毫無缺點?



2012年7月30日

【無感勝有感】
















第一次聽到巴佛傑的德布西,無感,只覺得平淡,說不上來有啥特色。

過了幾天,因為教學的關係,我順手拿了以前常聽的富蘭索瓦版的德布西前奏曲來聽,怪的是,以前覺得難懂艱澀的德布西,現在不但難懂艱澀,甚至還帶有一些神經質與詭異。


不甘心!再找出前兩天聽的巴佛傑...



2012年7月29日

【從京奧到敦奧】











四年前,對岸為了展現大國崛起的力量,傾全國之力要辦一場讓世人對中國刮目相看的世紀大典,要讓世人知道「中國,站起來了!」


【我記憶中的平均律】

記得高中第一次接觸到巴哈的平均律,年幼無知的我膽大妄為的挑了一首降B小調五聲部的賦格當作我的平均律「開箱曲」,第一週上課,用其快無比的速度飛快彈完整首樂曲,並且沾沾自喜得意洋洋的望著老師,打算告訴他「俺征服了巴哈...哇哈哈!!」,果不其然,換來的是一頓的臭罵與腳踹(真的,我高中的鋼琴老師常常沒事動不動就踹我!)。

我記得他只說了一句:「你以為把巴哈當李斯特彈很了不起嗎?」


當下我整個楞住,接下來老師才緩緩告訴我,原來巴哈的平均律除了節拍之外,聲部的數量才是真正決定曲速的關鍵!聲部越多,曲速越慢,只為了讓演奏者與聽者能清清楚楚的聽到每個聲部的線條與發展,而不是如同跑百米般每個聲部比賽看誰先衝到終點...

也因此,當聲部越多,曲速越慢變形成了彈巴哈賦格普遍的概念,日後如果有機會接觸到巴哈的平均律,請記得,別把巴哈當李斯特!!

2012年7月28日

【寫在德布西講座之後】











終於完成了這次的德布西講座,從接到通知要開講座到今天講座結束,不到十天的時間,除了準備講座資料,還得請內人出馬替我完成簡報播放的播放檔,雖然時間急迫,但總算是順利完成任務,不知道大家還喜歡這次的講座嗎?


2012年7月26日

【十指交織的幻想 - 穆拉洛2012年台中音樂會聽後感】












原本對穆拉洛一無所知,透過為電台寫單元,得知他是彈梅湘的能手,也得過幾次大獎。剩下的就只知道他會吹薩克斯風而已。

因此打從開始,我就是帶著去看馬戲團特技表演的心情欣賞這場音樂會,想著一個瘋子(白遼士)加上一個天才(李斯特)所結合的作品,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又會有怎樣的效(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