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6日

【日本「藥」樂管弦樂團】



這創意真是太強大了!日本愛樂管弦樂團有鑑於現代人離古典音樂越來越遠,因此突發奇想,將音樂治療的構想具體實踐。


2013年12月20日

【指揮到底要幹嘛?】


呂岱衛|文

不知各位可有想過,每當聆聽交響樂團的演出時,總被那樂曲感動。一方面驚嘆作曲家竟能寫下如此震撼人心的音樂,另一方面又為樂團能有如此完美無暇的演出而感到興奮。但為什麼每次接受觀眾掌聲的都是那位手上只有根棒子的指揮呢?指揮究竟是幹什麼的?他既不用發出聲音、也沒演奏任何樂器,然後只是在台上裝模作樣比手畫腳,何以能代表整個樂團接受觀眾的喝采?


2013年12月14日

【引人落淚的福音歌曲-Will You Be There?】



麥可.傑克森是我心目中永遠的流行樂之神!好吧,我承認我很老派。但我仍認為,在他之後,西方流行樂壇沒有任何一位藝人能超越他的成就,而未來五十年很可能也沒有。


2013年12月13日

【風骨與勇氣】



俄國鋼琴大師李希特的琴藝高超有目共睹,然而支撐他完美琴音的不只是紮實的技巧,更多的是他年輕時在鋼琴之外所受的藝術訓練。事實上,當年李希特拜入俄國鋼琴教育祖師爺涅高茲門下時,他已經廿多歲了;而涅高茲也說過,李希特拜師當時早已是個訓練有成的藝術家了。那到底李希特受過的是什麼樣的訓練呢?


2013年11月25日

【蕭邦、波蘭與總統】



呂岱衛|文

相信大家都知道,在蕭邦一生中最重要的伴侶應屬法國女性小說家喬治.桑了。兩人在一起將近十年的光陰,看似雖然不長,卻是蕭邦一生中最輝煌也重要的十年。坊間多少騷人墨客歌頌這段姊弟戀,然而真實的情況卻是如何呢?或許我們可從喬治桑的小說中看出端倪。


2013年11月15日

【是小丑?還是大師?】


呂岱衛|文

很多朋友小時候應該都有崇拜偶像或者瘋狂追星的經驗。有趣的是,這些偶像到了我們長大以後往往都會變成讓我們羞於啟齒的荒唐往事。好像小時候喜歡這個人是我們一生最大的敗筆一樣,只要提到他就避之惟恐不及。


但你知道嗎?鋼琴詩人蕭邦年輕的時候也曾有過崇拜的偶像,而這偶像恰巧也是蕭邦成名後最不願提及的一段往事。那麼究竟是誰有這麼大的魅力讓蕭邦愛恨分明呢?他就是十九世紀初期愛爾蘭知名的鋼琴家約翰.費爾德。


2013年11月14日

【超譯尼采】



你說理查.史特勞斯真的懂尼采在說些什麼嗎?

他是真的讀懂了《查拉圖斯特拉如此說》這本書,才寫下了這首偉大的交響詩嗎?


2013年11月12日

【雖千萬人吾往矣-廿世紀新音樂與荀貝格的故事】



呂岱衛|文

許多喜歡古典音樂的朋友在進入古典音樂之門後,總能遇上幾位自己最喜愛的音樂家。有的人喜歡蕭邦、有的人偏愛莫札特、有的人對馬勒毫無抗拒之力、當然也會有人視貝多芬為精神導師。在主觀的音樂欣賞領域中,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的確稀鬆平常。然而只要遇到了廿世紀的新音樂,或者更進一步說-「無調性音樂」;相信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便有如一道懸崖,往往避之唯恐不及。即便已臨深淵,仍只敢遠目眺望、裹足不前。深怕一失足便栽進新音樂的萬丈深谷,扯斷古典音樂美好的旋律鋼索,粉身碎骨,後悔莫及。


2013年11月9日

【今晚的音樂會...】


從芬蘭頌開始,那銅管飽滿的音色便宣告了晚上的演出會是多麼的精采!


2013年11月8日

【工商服務】


你還在為口袋不夠深、時間不夠多,無法親臨國家音樂廳欣賞柏林愛樂而扼腕嗎?

沒關係,明天在台中中山堂將有一場精采的音樂會可讓你一解哀愁。


2013年11月4日

【一切榮耀歸於上帝-線譜、唱名、對位法】



呂岱衛|文

不知各位可曾想過,音樂當中的唱名為什麼是Do、Re、Mi、Fa、Sol、La、Si,而這樣的唱名又是怎麼來的呢?


2013年11月1日

【無情荒地有琴天】



呂岱衛|文

在所有的藝術活動中,古典音樂可說是最特別的一種。古典音樂不像繪畫雕刻或建築,藝術家可直接將靈感與思想呈現到觀賞者眼中,讓觀賞者可直接體悟到創作者的藝術思想。因此除了當代音樂或許可由作曲家親自上陣發表作品外;在古典音樂的領域中,作曲家與聽眾間,必須透過演奏者的詮釋,才能讓音樂進入聽眾心裡,明白作曲家想表達的境界。


2013年10月29日

【為自己寫下的輓歌】



呂岱衛|文

喜愛音樂的朋友一定都聽過這麼一句話:「當語言停止時,就是音樂開始時。」,這句話的確點出了音樂最深刻的意義,一切無法用文字形容、也無法說出口的情感,就用音樂代勞吧。古今多少音樂家藉音樂抒發己志,不論是生老病死,總能用音樂表達一切,而那種撼動人心的感動,往往比文字還更有力量。


2013年10月28日

【從英雄到巨人】



呂岱衛|文

1824年五月七號,距離貝多芬雙耳全聾已整整五年,將近十年沒在公開音樂會露面的他,即將帶著他構思六年的第九號交響曲進行首演。在這場音樂會中,貝多芬要求親自在舞台上擔任樂團監督。但由於雙耳早失去聽力,再加上演出前樂團僅排演兩次,因此當天晚上的指揮烏姆勞夫十分擔心貝多芬的臨場表現,甚至要求團員必須無視貝多芬的速度指示。然而當貝多芬站上舞台,那堅毅的神情與迫人的氣勢完全凌駕於樂團指揮。貝多芬不僅給予了樂團穩定的速度指示,甚至連比劃拍子給予樂手指示的手勢都比指揮明確精準。


2013年10月26日

【誰才是音樂之父?】



呂岱衛|文

日昨,發表了【平凡中的非凡】一文。文末的最後一句話「音樂之父,當之無愧!」,這其中的「音樂之父」,相信若是詢問所有在台灣受過義務教育的朋友們,一定都知道所謂「音樂之父」,指的正是巴洛克時期德國偉大的音樂家約翰.瑟巴斯倩.巴哈(J.S.Bach)無誤。然而不知諸位是否曾思考過,「音樂之父」一詞究竟從何而來?史上可有任何文獻或資料明確的指出巴哈即為「音樂之父」?而若是跟德國人或西方人提到「音樂之父」,他們能否意會到,我們所指的即是巴哈呢?


【平凡中的非凡】



呂岱衛|文

有次,廿歲的巴哈在街上與人打架,鬧到了衙門。法官花了好一陣子才弄清楚事情的原委,原來是因為巴哈所屬的樂團當中的低音管樂手實在吹的太爛了,巴哈實在受不了找他理論,沒想到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了。此時法官訓誡了巴哈一頓,告訴他說:「人總要懂得如何與不完美相處!」。


2013年10月24日

【哀哉江文也】



呂岱衛|文

今天是台灣音樂家江文也在北京因腦中風而逝世的日子,算算時間已經整整卅年了。


2013年10月23日

【你到底是在演奏,還是在練琴?】



呂岱衛|文

常有很多學生問我,到底要如何練琴才算有效率?通常我的回答會因人而異,但在這些答案中,有個唯一不變的答案就是:練琴時不要每次都從頭彈到尾!


2013年10月21日

【看「貝多芬」彈貝多芬】



呂岱衛|文

今年六月,卡薩里斯因故無法順利完成演出,讓許多想看他大展身手的樂迷們扼腕;然而同樣以錄製貝多芬交響曲鋼琴版全集而威震樂壇的薛巴可夫,卻即將在明天晚上與國家音樂廳與樂迷們見面,並帶來貝多芬的第二號交響曲鋼琴版本。


2013年10月19日

【音樂衛生紙-波麗露】



呂岱衛|文


其實拉威爾是非常討厭這首曲子的!而對於這首樂曲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他也感到相當不解。他甚至還公開宣稱《波麗露》其實是是長達十七分鐘的音樂衛生紙。



【賦格到底有多難?】



呂岱衛|文


在樂曲創作的各種技法中,最艱難的應該是賦格曲。想像一下作曲家必須在律定且不可變的對位規範中幻化出無限樂思,其邏輯理則與靈感樂思交錯纏繞下所糾結出的心血結晶是多麼的珍貴。無怪乎最擅長運用賦格技法的巴哈讓後世多少音樂巨人俯首稱臣,尊稱他一聲音樂之父了。


那麼到底賦格有多難寫?或許讓貝多芬來告訴你最具有說服力!



2013年10月15日

【黑色巴哈】



呂岱衛|文


三天了,沃格勒的琴音仍不時在我腦海裡迴盪。不知那天一同欣賞音樂會的朋友們,哪一首曲子在你的腦海裡仍舊餘音繞樑呢?


在巴哈的無伴奏組曲中,只有第四首的薩拉邦德舞曲是以慢板定速。而薩拉邦德舞曲又剛好介於組曲的中間樂段,因此就有了「無伴奏組曲的靈魂」之說。



2013年10月14日

【我聽見天使在拉琴-沃格勒音樂會有感】


呂岱衛|文



這是一場捨不得說安可的音樂會。


這場音樂會之前的宣傳廣告曾說,這是一場巴哈馬拉松,但你參加過這麼美、這麼捨不得結束的馬拉松嗎?



2013年10月11日

【當音樂廳裡只剩下你我...】



呂岱衛|文

鋼琴家塞爾金年輕時曾與小提琴家布許合作過一段很長的時間,雖然兩人的年紀相差一輪,而且當布許名滿天下時,塞爾金還只是個初從音樂院畢業的小伙子。但由於他們都喜愛巴哈與莫札特,因此兩人特別合組了二重奏,並常在音樂會中演出巴哈與莫札特的音樂。除此之外也灌錄了一系列的錄音。塞爾金後來甚至還娶了布許的女兒,從合作夥伴成為了翁婿,兩人的關係的確特別。不過布許為什麼會把女兒嫁給塞爾金呢?以下這段故事或許可供理解。


2013年10月10日

【濃情斯拉夫】



呂岱衛|文


世上許多經典名曲的首演總充滿不可預期的變數或意外。而若要推舉音樂史上首演失敗次數最多的音樂家,我想推柴可夫斯基應該是不二人選。



2013年10月7日

【是誰踹開現代音樂的大門?】



呂岱衛|文


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祭》舉世知名,許多音樂學者皆把當年《春之祭》的首演視為開啟現代樂派的敲門磚。而今年是《春之祭》首演一百週年紀念,在世界各地都有許多紀念音樂會,國內當然也不例外。要聽《春之祭》最完美的方式理應配合芭蕾舞劇一同欣賞,如此才能將史特拉汶斯基寓音樂於舞蹈的概念完整呈現。


2013年10月3日

【錯過這次,後悔一世!】



呂岱衛|文


有個問題,想問問各位朋友:


在台灣,一個人一生中有多少次機會能走進音樂廳欣賞一場古典音樂會?而這些古典音樂會中,有哪些有可能被記錄到國際樂壇歷史,值得你一生難忘?



2013年9月30日

【當靈魂被救贖之時-觀賞音樂劇《天堂邊緣》有感】



呂岱衛|文


「一首《野玫瑰》串起了三條缺憾的靈魂,而三條缺憾的靈魂卻守護著一個不曾長大的男孩;這段緣份長達廿八年,卻因命運的陰錯陽差,讓這段緣份必須在廿四小時內結束,讓男孩一夜長大。」


這是《天堂邊緣》的本事。寥寥幾句看似稀鬆無奇,但我相信心思細膩的朋友,絕對能從這本事裡看出這部戲懷有多麼大的張力與衝突,而這些張力與衝突正是《天堂邊緣》撼動人心的電池、更是迷醉人心的酒精。在外頭,《天堂邊緣》一劇早已是加評如潮、喝采不斷,因此我不再錦上添花,僅從所見所聽的主觀分享我對《天》劇的感想。



2013年9月28日

【有趣的加料鋼琴】




呂岱衛|文


你聽過加料鋼琴嗎?這裡的加料當然不是在琴鍵上灑鹽、淋醬油。而是在琴弦上安裝、擺設各種器具、物品,讓鋼琴發出各種奇特的音色。也因此,這種加料鋼琴其實有個正式的學名,稱之為預置鋼琴(Prepared Piano)。



2013年9月27日

【雪上的足印】


夜深人靜,十分適合聽這首曲子。

如果一百年前就已經有極限主義,

那這首曲子絕對是極限主義的經典。

想像隻身一人在雪地行走...

踽踽獨行,步履維艱...

琴鍵成了蒼涼的雪地,用手指烙下孤寂的足印...

音樂,就是那銀白世界下的冷冽空氣...


晚安!吾友~


2013年9月26日

【再創新生的夜巡】



呂岱衛|文


歷經十年,耗費將近五億歐元重建的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終於在今年四月重新開幕了。這是荷蘭規模最大的博物館,同時是荷蘭最大的公共藝術史研究圖書館 。


此次的改建工程主除了修繕年久失修的基礎管道建設外,同時也在外觀上將這座十九世紀的建築改造成一個融入新世紀建築元素明亮寬敞的博物館。不僅新的大門入口令人印象深刻,而且還擁有最先進的設施,同時也增設了亞洲展館。


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是世界上擁有最多林布蘭畫作的博物館,其中當然包含傳世鉅作「夜巡」。而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為慶祝這次的開幕並宣傳,特地在阿姆斯特丹的購物中心發起了一項別出心裁的快閃活動。


在這次的快閃活動裡,主角人物從購物中心的四面八方出現,經過一陣緊張刺激的追逐後,所有角色最後定位在一組巨大的畫框裡,角色站位與儀態恰巧就形成了這幅著名的「夜巡」。令在場群眾大呼驚喜!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創意十足的快閃影片吧!




2013年9月25日

【Conduct Us!】



若請你躍上指揮台,在街頭指揮國際級的紐約卡內基樂團,

你會怎麼做?

來看看這些幽默的紐約客怎麼玩吧!

【別哭,老蕭!】

這個人,一輩子只哭過兩次

一次,是父親過世之時

另一次,是蘇維埃政權要他簽字加入共黨之時

他,是蕭士塔高維契

一位早已蓋棺,卻未論定的偉大音樂家

Dmitri,生日快樂!



2013年9月23日

【Adios Nonino】


夜晚,來聽聽由Piazzolla親自演奏的「再見,爸爸!」(Adios Nonino)。當年,大師用這首曲子代替了安魂曲紀念了他在車禍意外中不幸過世的父親。沒想到後來竟成為了他一生的代表作。


一起來欣賞班多紐手風琴所帶來的攝人魅力吧!


2013年9月15日

【最難辦的音樂會-聆聽台中室內合唱團親子音樂會有感】


你知道什麼型態的音樂會最難辦嗎?是百人大合唱?千人交響樂團?還是法國大歌劇?答案是親子音樂會!


2013年9月6日

【為了藝術,為了愛-歌劇「諾瑪」與卡拉絲的故事】


古羅馬時期,高盧地區有位信奉德魯依教的女祭司長,愛上了當地的羅馬總督並為他生下了兩個孩子。信仰與族群的不同,使得這段愛情打從一開始就不被祝福。女祭司長假藉神諭,安撫了當地居民對於羅馬統治的不滿,然而這樣為了愛情而犧牲自我的表現,卻未得到總督忠貞不渝的回報;相反的,總督竟移情別戀愛上了女祭司長身旁另一位年輕貌美的女祭司。


2013年9月5日

【該坐第幾排?】


那天,舉世知名的小提琴家阿甘蒙主寵召了。

當他來到天堂門口時,守門人問了他:「當你進來後,你想用什麼方式來讚美上帝呢?」


2013年9月4日

【用音樂拯救地球吧!】


昨天與各位朋友分享的伯納克博士對波士頓大學音樂系新生入學演講文,內容中有幾個故事,我覺得十分精采。在這裡,再特別挑選出來與大家分享,一起再回味細讀一下吧 !



【誰比較強?】


有次,世界知名的義大利男高音P桑在街頭遇見了地球知名的另一西班牙男高音D桑,兩人聊著聊著突然爭論起了誰的歌聲比較動人...


2013年8月30日

【魔王的背後】


1781年,享譽全歐的大文豪歌德來到現今德國中部的圖林根旅行。在客棧歇息時與村民聊天,內容提到日前一位村民的孩子生了重病,在寒夜裡父親心急的揹著孩子進城裡找醫生看病,但沒想到卻在返家途中孩子便病逝了。當時的歌德正靠著旅行尋思靈感,聽聞此事後聯想起死神勾魂奪去幼兒性命的鄉野傳說,因此便動筆寫下了這首聞名於世、驚世駭俗的敘事詩「魔王」。


2013年8月29日

【飛躍的鳟魚】


畫家好友一時興起想為不修邊幅的舒伯特畫張肖像

為了讓有過動傾向的舒伯特安安穩穩的坐正、坐好

便拿了一本詩人舒巴特的詩集讓舒伯特閱讀

2013年8月28日

【小朋友的崔斯坦】


在德布西的鋼琴作品中,「兒童天地」可說是最特別的一組作品了。當年德布西將這組作品送給他最鍾愛的女兒秀秀,並在扉頁提詞寫道:「這些曲子均附上爸爸溫柔的註解,獻給寶貝可愛的秀秀」。由此可知,德布西多麼深愛她的女兒。但令人遺憾的是,秀秀在德布西過世之後兩年,也因罹患白喉而在16歲花樣年華的年紀早夭了。


2013年8月21日

【愛的樂章】


馬勒第五號交響曲中的慢板樂章可說是馬勒最為樂迷所熟知的樂曲了,同時也是馬勒所有作品中被演出最為多次的作品。在這一首獻給妻子艾爾瑪的慢板樂章中,馬勒僅使用了弦樂與豎琴來創作,而弦樂所拉奏出的綿密細緻音色可說是讓樂曲聽來扣人心弦的關鍵。百年來不知多少指揮家為了這個樂章煞費苦心,欲將絕美音響傳唱千年。

2013年8月17日

【交響曲的訣竅】


小男生:莫札特先生,可以請教您寫作交響曲有什麼要領嗎?

莫札特:小朋友,你才十歲,寫交響曲還太早了吧?!怎麼不先從簡單一點的小曲子開始練習呢?

小男生:莫札特先生,可是您也是十歲就創作了交響曲啊,您都可以了,我怎麼不行呢?

莫札特:小朋友,可是我十歲的時候沒有請教過別人交響曲要怎麼寫啊!

【永遠的卡秋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能聽到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謠。無論是電影或廣告配樂、甚至是學校的音樂課本裡,都可看到或聽到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旋律。而在這些經典民謠中,卻有一首曲子自小就我對它印象深刻。記得第一次聽到時。是小時候玩的任天堂紅白機裡的一款遊戲「熱血高校」。這是一款熱血躲避球的遊戲,我想若是年齡跟我差不多的男生又跟我一樣愛打電動的,應該都對這款遊戲有印象才是。遊戲中有一關是到俄國的紅場跟俄國人打躲避球,其實我對遊戲的內容與印象已不深刻了,真正深留我腦海裡的是它的背景音樂。


2013年8月16日

【頭髮的秘密】


1872年,「圓舞曲之王」小約翰.史特勞斯遠渡大西洋來到美國演出。一如他橫掃歐陸樂壇的氣勢,小約翰.史特勞斯在美國的票房也同樣無往不利、有口皆碑。他巡迴美國東岸數十個城市開音樂會,而「藍色多瑙河」等優美的圓舞曲旋律在這些城市響起,十足為這新世界刮起了一股華爾滋旋風。

2013年8月15日

【不只今夜星光燦爛】




在普契尼的十二部歌劇裡,「托斯卡」可說是最灰暗、也最寫實的一部歌劇。這齣歌劇寫盡了人性的黑暗與卑劣,但也歌頌了愛情的永恆與堅貞。


【貝多芬的頭像】



十九世紀末德國著名的音樂家雷格(M.Reger)主宰了當時德國音樂教育界的發展,在當時一片崇尚華格納極端浪漫主義的風潮中,雷格一反常態鑽研巴洛克時期德國的音樂風格,因此被認為是繼巴哈、貝多芬、布拉姆斯等音樂家之後,最能代表德國嚴謹精神的作曲家。

2013年8月14日

【尚拉辛讚歌】


晚上,我們來聽聽合唱作品吧!

這首「尚拉辛讚歌」是佛瑞廿歲時的作品。尚拉辛是十七世紀著名的法國劇作家及文學家,而這首讚歌的歌詞即取材自尚拉辛所創作的頌歌,內容描述僧侶趁著月色向上帝禱告,而禱告聲穿破烏雲直達天際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