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29日

【春之祭】

史特拉汶斯基的經典作品《春之祭》可說是廿世紀初期難度等級超高的管弦樂曲。其節奏和聲之複雜以及配器編制之繁瑣,若非親自看過總譜,否則實在難以形容。
不過現在有科學家使用電腦分析音頻的技術,將這些複雜的音樂用顏色與形狀表現了出來,讓我們用看的就能理解這些音樂複雜的程度。
來看看這段影片吧,在影片中各種不同的顏色代表的正是不同樂器的音色與;而音符時值的長短與呼吸頻率則與形狀有所關聯;音高也用動態跳躍的方式來展現。
看完影片後,彷彿自己好像也跟史克里亞賓一樣患了聯覺症候群,感覺耳中聽到的聲音都會在腦海裡產生了顏色變化呢...
十分有趣的一部影片,讓我們一邊聽音樂、一邊來感受這既複雜又精采的聲光秀吧!

https://www.facebook.com/ldwksl/videos/619143481519272/

2015年1月27日

【是毒藥?還是解藥??】




呂岱衛|文

在歐洲,華格納向來是個禁忌。十九世紀,歐洲人在公開場合有三個話題是不討論的。一為宗教、二是政治、三,就是華格納。只因談論華格納就如同暴露了你的喜好、你的立場,當然,還有你的品味。而到了廿世紀,歐洲人一樣不願意談論華格納,因為他背負了太多納粹的包袱,還有太多偏執狂妄的緣由。一般人認為會喜歡華格納的若非是對世事不滿的狂徒,就是附庸風雅故作姿態的庸人。因此,華格納一直無法讓人用像看待貝多芬、巴哈那樣的公允觀點來正視。甚至連華格納的思想與音樂理論都被貼上了太多標籤與印記,直到現代。

2015年1月25日

【音樂外的巴哈】


如果說奧國首都維也納是歐洲的音樂聖地,那麼德國小城威瑪絕對是歐洲最精緻的文化重鎮。想想看,在這個人口不過六萬的小城裡出過多少個在人類文明史上震古爍今的名字:歌德、李斯特、席勒、尼采,還有一位,那正是在古典音樂史上承先啟後、開創新局的巴哈。


2015年1月20日

【從馬勒到希特勒】


近日,國內的政治新聞版面幾乎都被剛上任的首都市長給攻佔。一邊是他大刀闊斧想改革公務機關沈痾許久的官僚習氣,另一邊又是雷厲風行推動各種所謂的新政,不論過程手法是否合宜合理,似乎都營造出了一種台灣政壇從未出現過的新氣象,同時也讓這位首都市長從一介政治素人一躍成為了政壇明星。而如此強勢的作風與改革形象,不禁讓我聯想起了在百年前的維也納,其實也曾出現過這麼一位明星,只不過他並非政治明星;他是樂壇明星-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總監,馬勒。


2015年1月19日

【為什麼維也納有三傑?】


說到音樂之都,大家都知道指的正是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這個城市自十八世紀以來便是人文薈萃的文化聖地。但所謂的「音樂之都」這名號從何而來?我想許多朋友們也許就不很清楚了。其實維也納之所以貴為音樂之都,最重要也最具指標性的意義是因為古典時期接連有三位偉大的音樂家在此定居並發表作品,這三位音樂家在後世被合稱為維也納樂派。而維也納樂派的形成代表的正是古典音樂之所以成為經典、古典音樂之所以能源遠流長不斷發展革新的重要關鍵。


當然,許多朋友們也都知道這習於被稱為「維也納三傑」的三位音樂家分別是海頓、莫札特以及貝多芬。然而這三位音樂家究竟彼此間有何聯繫?為何在當時維也納成千上萬音樂家中,僅有這三人能脫穎而出並列為「傑」?我想這就是很多朋友們不明所以的地方了。其實要找出這三位音樂家彼此間的關係並不難,但要將這三位音樂家對於古典音樂的貢獻裡找出共同且延續性的關鍵,就很不簡單了。因此,我想從下面這段記載在兩百多年前一本訪客留言簿裡的一段留言,來為這個疑問作解答。


2015年1月3日

【當我第二次走入《天堂》…】


昨晚,我又看了這一年多來的第二次《天堂邊緣》,我是個死忠的《天堂》迷嗎?當然我並不算。所謂的死忠指的應該是對某齣戲情有獨鍾,而且已經獨鐘到可能已經看過數十次不止,猶如當年英國瑪格麗特公主連看《奧克拉荷馬》廿七遍,那樣才叫死忠。不過事實上據我所知對《天堂》一劇著迷的觀眾並不在少數,而從這齣戲已經上演十年的景況來看,還是有許多劇迷是從學生時代第一次進入劇場看《天堂》,到現在已經當了媽媽,仍想帶著孩子一起進劇場看《天堂》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