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3日

【為什麼要在屋頂上拉琴?】




六零年代,美國社會瀰漫著一股動盪不安的氣氛。越戰的陰影與黑人民權運動的勃興動搖了美國人自二戰結束後的民族自信心,就連生活文化都受到了影響。此外由於電影、電視等強勢娛樂的普及,再加上搖滾世代的興起,讓百老匯音樂劇面臨前所未有的艱難考驗。

在這樣一個風起雲湧的年代裡,卻仍有一群堅持理想與使命的劇場工作者不畏艱難,持續不斷的為這塊代表美國文化金字招牌的產業注入活水、展現創意。因此對百老匯來說,六零年代象徵著告別傳統的開始。

但如果要在六零年代的百老匯音樂劇中挑選出一部承先啟後的經典,我想《屋頂上的提琴手》絕對會是我的首選。這部音樂劇集合了當年叱吒百老匯的許多劇場人才,一反常態跳脫音樂劇傳統創作模式與架構,以嶄新手法與創新題材打磨出震撼劇壇的佳作。劇中的每一個場景、每一首歌曲皆如此地觸動人心,讓人笑中帶淚。當年在一片景氣低迷的音樂劇市場中,竟締造了首演連續場次3242場的空前記錄,不僅成為劇壇佳話,更是百老匯的一頁傳奇。

《屋頂上的提琴手》以廿世紀初期生活在帝俄統治下的猶太農民為故事背景,從標題的選用到劇情題材的鋪陳處處可見玄機巧思,其創意展現就算放到半世紀後的今日來看,仍具有不流俗、不陳腐的新鮮感。一部音樂劇能如此歷久彌新,實在令人折服。也難怪媒體如此評論:「沒看過《屋頂上的提琴手》,不算是了解百老匯。」。

本週日(5/17)下午三點半,我將在台北的夜鶯講堂為大家深入介紹並導聆這齣經典。藉由劇中的故事與創作背景,一起帶您了解《屋頂上的提琴手》的戲裡戲外,同時也一起認識六零年代、站在歷史十字路口上的百老匯。

有興趣的朋友可私訊或留言給我。我會聯絡主辦單位為您保留名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