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2日

【布雷利音樂會曲目探討 - 蓋西文 藍色狂想曲】



  最後我們來看這場音樂會的壓軸「藍色狂想曲」,相信這早已是許多樂迷們耳熟能詳的古典金曲了,更是與美國作曲家蓋希文劃上等號的招牌樂曲。然而這首樂曲的誕生過程卻充滿了戲劇性。

  起因在於1924年的某日清晨,蓋希文吃早餐時看著早報,早報上報導著「美國作曲家蓋希文將在一個月後為一場現代實驗音樂的音樂會發表新作!」。正當作曲家本人都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時,當時的爵士樂大老指揮家保羅懷特曼(Paul Whiteman),才姍姍打電話給蓋希文,告知要委託創作的事。就這樣,這首後來舉世知名的偉大樂曲就在這霸王硬上弓的情況下誕生了。事實上,蓋西文僅用了不到20天的時間來創作此曲,只是當初蓋希文所創作的僅是鋼琴獨奏版本,而非現今我們所熟知的協奏曲版,一直到首演前兩天,蓋希文才委託他的好友,也就是創作「大峽谷組曲」的知名作曲家葛羅菲(F.Grofe)幫忙完成管弦樂的伴奏配器。

  沒想到在如此匆忙、慌亂的過程中,這首藍色狂想曲的首演即獲得了成功,因為當時從未有人想過爵士樂竟能與西方古典音樂做出如此完美的結合。蓋希文也因此從一介流行歌曲的二流作曲家一躍成為當今美國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 

  而這次布雷利來台演出的,即是當初蓋希文最早創作完成的「藍色狂想曲」鋼琴獨奏版,初聽這個版本,也許會覺得少了些許管弦樂團幫襯的氣勢與音響效果。然而再往下聽,相信樂迷們會發現,原來少了管弦樂團的伴奏箝制,才是真正讓這首樂曲更加自由更加解放的原因。

  在布雷利唱片錄音的版本中,我們可聽到他用真正的彈性速度與更加細膩的音色變化來詮釋樂曲中的許多細節,而這樣的詮釋方式在與樂團的協奏曲版本中是極難做到的。因為在協奏曲版本中,鋼琴必須妥協於指揮、妥協於樂團,甚至還得考量音色變化對於音量的影響,在多方妥協考量的情況下,協奏曲版本的藍色狂想曲僅僅成為了鋼琴家大而化之的炫技之作,著實難以聽到隱藏在音樂中雅緻深刻的內涵與音樂性。也難怪,許多老古典樂迷們會認為蓋希文的音樂華而不實,流氣十足了。 

  但我相信這次布雷利帶來的獨奏版本絕對能一掃許多「反蓋希文」樂迷們的疑慮,因為光是聆聽錄音專輯的版本就已經夠引人入勝了,更何況是現場演出?且讓我們拭目以待吧!看看到底是蓋希文流氣,還是布雷利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