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1日

【當音樂廳裡只剩下你我...】



呂岱衛|文

鋼琴家塞爾金年輕時曾與小提琴家布許合作過一段很長的時間,雖然兩人的年紀相差一輪,而且當布許名滿天下時,塞爾金還只是個初從音樂院畢業的小伙子。但由於他們都喜愛巴哈與莫札特,因此兩人特別合組了二重奏,並常在音樂會中演出巴哈與莫札特的音樂。除此之外也灌錄了一系列的錄音。塞爾金後來甚至還娶了布許的女兒,從合作夥伴成為了翁婿,兩人的關係的確特別。不過布許為什麼會把女兒嫁給塞爾金呢?以下這段故事或許可供理解。




話說在1921年的某場音樂會結束後,熱情的觀眾在謝幕安可曲後仍繼續拍手,完全沒有想散場的意思。此時布許對塞爾金說:「我看今天這景況,若你不再上去彈些什麼,我們應該很難全身而退了。」但初出茅廬的塞爾金卻說:「可是我完全不知道還要彈什麼啊?」布許看塞爾金傻頭傻腦的,沒好氣的說:「如果真的不知道要彈啥,那乾脆彈《郭德堡變奏曲》吧!」只見塞爾金堅毅地點了點頭,便上台去了。

果然,塞爾金一上台後旋即彈起了《郭德堡變奏曲》。這下換布許嚇了一跳,而且原本布許以為塞爾金或許僅彈個主題便會鞠躬下台,但沒想到塞爾金竟然就傻楞楞地在台上將整整卅個變奏從頭到尾加反覆、一音不漏地全數彈完。布許怎樣都沒想到這位從小就以鋼琴神童在樂壇大放異彩的20歲青年,竟能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便彈完了整首《郭德堡變奏曲》;更沒想到原本只是沒好氣的一句玩笑話,竟讓塞爾金當真,傻傻的真的跑上台去彈了這首巨作。

好了,現在換台下的觀眾尷尬了。原本塞爾金想,等這首大曲子彈完,觀眾應該不會在鼓譟了吧!果然,在半個多小時後,當他彈完最後一段主題再現,結束準備鞠躬時,觀眾真的都不鼓譟了。因為整個音樂廳只剩下了四個人。這四個人,一個當然是塞爾金自己、另一個則是始作俑者布許。我想,布許應該就是看到塞爾金這傻小子竟然對他如此言聽計從,不僅真的彈了《郭德堡變奏曲》,而且還越彈越起勁,就算觀眾都走光了依然渾然忘我。真的是忠厚老實又有才氣,因此才將女兒交給他託付終身吧!

說到這兒,你一定很想知道台下剩下那兩人到底是誰呢?別急,這就告訴你!

台下那兩位還沒走的觀眾,一位是當時威震四方的大鋼琴家許納貝爾,歷史上第一位錄製貝多芬卅二首鋼琴奏鳴曲的偉大鋼琴家就是他。許納貝爾是個極度熱愛德奧音樂的鋼琴家,不僅貝多芬特別專精,連巴哈、莫札特與舒伯特都是他的強項。而在那個《郭德堡變奏曲》還乏人問津的時代,這意外的驚喜讓他有機會聆聽到年輕小伙子傻傻的演出這首曲子,許納貝爾又怎能拒絕這美妙音樂的誘惑呢?

那最後一位觀眾到底是誰呢?你絕對想不到,那正是改變世界的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事實上,愛因斯坦的音樂造詣極高,據他所說,只要他腦子裡不思考物理問題時,他總是在想音樂。當天晚上,想必也是攝於這年輕人無畏的氣魄而坐在那專心聆聽吧!

於是,在這樣的一個夜晚,空蕩蕩的音樂廳裡,四個在人類學術藝術領域中各據一方的巨人以無比的音樂熱情在這兒聚首。吸引他們的是巴哈《郭德堡變奏曲》,這個表面上看起來安詳平和、在內涵上卻是波濤洶湧、張力巨大的偉大作品。每一個音符都經過精密計算,每一個變奏更是焦灼靈魂的火炬,照亮人們智性與感性交融的那一剎那。

是的,巴哈的音樂就是有這樣的魅力,不僅滿足人類精神上的需求,也拉攏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再過幾天,在中興堂又將有個無畏的音樂家將全本演奏巴哈的另一部巨作,那是共有卅六首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這次,又有多少渴求智識與感動的靈魂會留在音樂廳直到最後一刻呢?

而你會不會也在其中?

讓我們拭目以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