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7日

【永遠的卡秋莎】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能聽到許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民謠。無論是電影或廣告配樂、甚至是學校的音樂課本裡,都可看到或聽到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旋律。而在這些經典民謠中,卻有一首曲子自小就我對它印象深刻。記得第一次聽到時。是小時候玩的任天堂紅白機裡的一款遊戲「熱血高校」。這是一款熱血躲避球的遊戲,我想若是年齡跟我差不多的男生又跟我一樣愛打電動的,應該都對這款遊戲有印象才是。遊戲中有一關是到俄國的紅場跟俄國人打躲避球,其實我對遊戲的內容與印象已不深刻了,真正深留我腦海裡的是它的背景音樂。







這關的背景音樂聽來熱血沸騰、慷慨激昂,而獨特的旋律風格每次總讓我邊玩邊跟著哼。只是當時年紀實在太小,並不知道這段旋律其實是來自於俄國民謠。一直到長大以後,才在某次的演出中聽到了自小熟悉的旋律,驚異之於我深入了解旋律的背景,才知道這首曲子的名字叫「卡秋莎」(Katyusha),而這首民謠的背後竟有一段可歌可泣的動人故事。

那是在1941年的仲夏,納粹德國以雷霆萬鈞之勢將坦克大軍開入蘇聯本土。就在國家危及存亡之時,蘇維埃政府徵召了一批批年輕的士兵奔赴戰場保衛祖國,然而落後的武器與缺乏軍事訓練卻往往使這些年輕的生命化成一陣砲灰,絕大多數皆戰死戰場無法回到故土。就在七月,隸屬蘇聯近衛軍的第三步兵師奉命離開首都莫斯科,前往聶伯河前線防衛德軍進攻。這些年紀不到廿歲的年輕人昨天都還是農民、工人或學生,但今天卻要他們拿起老舊的步槍奔上戰場保家衛國。前來送行的都是老弱婦孺,他們看著年輕的同胞用青春與熱血保衛國家,無不潸然落淚。此時遠方走來一隊年輕的女學生,她們是莫斯科工業學校的學生,特地前來唱歌為第三步兵師的士兵們唱歌送行,她們所演唱的歌曲正是這首「卡秋莎」。

1941年的莫斯科

「卡秋莎」其實是1938年由俄國民謠歌手魯斯蘭諾娃所灌錄的一首民謠,歌詞出自蘇維埃桂冠詩人伊薩科夫斯基所創作的詩詞,描寫一位名叫卡秋莎的女孩期盼遠在前線的戀人榮歸故土的殷切思念。當時這首歌發行時,並未引起太多迴響。然而此時此刻,女學生真情至性的演唱卻讓整個第三步兵師的年輕士兵們記住了這首曲子。他們記住了這深情激昂的旋律,還有歌詞中讓人難忘的女孩卡秋莎;更記住了同胞們企盼榮歸故土的期待。由於當時情勢緊張,很多士兵都是臨時被召集甚至是被脅迫從軍的,許多人根本來不及寫信通知親人或戀人。就在這生離死別的時刻,聽到了這如此誠摯懇切的歌聲,其內心之激動澎湃可想而知。女學生唱畢後,整列士兵整齊劃一地向她們行了軍禮,便踏上了征途。此後,在整條蘇聯戰線以及聶伯河畔的軍營農莊裡,每個士兵都學會了這首「卡秋莎」,這首曲子無時不刻的被傳唱、也被寄託了希望。

一個月後,第三步兵師的年輕士兵全數陣亡。從聽到「卡秋莎」起到生命結束,這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卡秋莎」給了他們莫大的勇氣與精神慰藉。然而年輕生命的犧牲並未換來戰爭的結束,反之卻是更多的人走上沙場,擁抱死亡。之後的列寧格勒圍城之役使得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戰死沙場,生命如同泡沫般幻滅,接二連三綿延不斷的倒下。戰場上屍橫遍野,凜冽寒冬下,唯有「卡秋莎」的旋律傳唱在脆弱的生命間,如同春風般撫慰人心。


列寧格勒圍城


此時,在蘇聯軍中出現了一款年輕士兵們從沒看過的多管自走火箭炮。這新型武器上頭沒有任何數字或標記,僅在炮架上烙印了一個大大的字母K。這個K其實是共產國際的俄文首字母,由於武器製造生產時極其保密,因此連士兵們都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稱。但他們瞧見了火箭炮強大的破壞力,在多管齊射的時候,那呼嘯而過的刺耳聲音讓整個大地都在顫動,連敵人都稱呼它為「史達林的管風琴」。新武器的問世帶來了勝利的希望,士兵們辛勤保養維護著它,並親暱的稱呼它為「卡秋莎」,正因為它與「卡秋莎」的字首都是K字。只不過歌曲中的卡秋莎站在陡峭峻嶺,迎著春光高聲歌唱企盼摯愛歸來;而戰場上的卡秋莎則保家衛國,不僅捍衛士兵,也讓敵人聞風喪膽。從這時候起,「卡秋莎」成了愛與希望的代名詞,也成了蘇聯所研發新式火箭炮的暱稱。





直到廿一世紀的今天,縱使卡秋莎自走炮已老態龍鍾,多數都已退役;但卡秋莎歌曲卻仍繼續傳唱、雋永不朽。因為不論是哪一個卡秋莎,它們都代表著俄國人堅毅不屈、越挫越勇的奮戰精神,也代表著俄國人冷若冰霜外表下的浪漫深情。「卡秋莎」將深植在世世代代的俄國人心中,成為俄羅斯民族的精神象徵。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經典吧,挑選的版本是2008年莫斯科勝利紀念日的紀念音樂會版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