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2日

【是毒藥?還是解藥? - 寫在華格納兩百歲誕辰】





















  在歐洲,華格納向來是個禁忌。十九世紀,歐洲人在公開場合有三個話題是不討論的。一為宗教、二是政治、三,就是華格納。只因談論華格納就如同暴露了你的喜好、你的立場,當然,還有你的品味。而到了廿世紀,歐洲人一樣不願意談論華格納,因為他背負了太多納粹的包袱,還有太多偏執狂妄的緣由。一般人認為會喜歡華格納的若非是對世事不滿的狂徒,就是附庸風雅故作姿態的庸人。因此,華格納一直無法讓人用像看待貝多芬、巴哈那樣的公允觀點來正視。甚至連華格納的思想與音樂理論都被貼上了太多標籤與印記,直到現代。



呂岱衛|文

  若說華格納的音樂是毒藥,我想應該沒什麼人會否認。但若要在他所有的作品當中選出一部最「毒」的,我想那絕非⟪崔斯坦與伊索德⟫莫屬。華格納曾說:「⟪崔斯坦⟫的第三幕太可怕了,我怕它會被禁演,而若是演得太好也同樣會讓人瘋狂!」華格納將他的音視為宗教,讓拜魯特成為聖殿,而音樂節則是聖殿中的儀式。而他自己呢?!當然就是那供奉在舞台中央至高無上的天神。十九世紀只有一個代名詞,那就是華格納。他是浪漫主義的顛峰,當顛峰過後,就只能崩解、碎裂,乃至頹廢。而頹廢正是華格納之後,歐洲藝術的新風潮。

  當年,華格納向出版商、劇院與贊助者推銷⟪崔斯坦與伊索德⟫計畫時,曾說這會是他所有歌劇中最容易演出的一部歌劇。但誰也沒料到,這部歌劇竟是他所有冗長歌劇中最冗長的一部。長達五個小時的演出時間,無論主角、配角、樂團甚至到聽眾,全都肩負著沈重的情緒負擔。隨便一首歌曲,一唱就是數十分鐘,不僅考驗歌手的聲帶與體力,更考驗聽眾的耐力。舞台佈置的確也不困難,因為整部歌劇崇尚的皆是內心戲,沒有任何花俏奪目的機關裝置,只有冷硬、死板的背景。事實上,華格納也沒說謊,⟪崔斯坦與伊索德⟫的確是他所有歌劇中題材最簡單、故事最簡單、人物也最簡單的一部歌劇。整部歌劇的劇情就只有兩個字貫穿,就是「愛」與「死」!

  ⟪崔斯坦與伊索德⟫之所以為毒中極品,不僅只是歌劇內容中的頹廢與荒誕,更是因為它在音樂形式上造成了革命與破壞。它有多迷人、也就有多毒!前人所定義的美學,如和聲、結構、旋律、音響,華格納皆一腳踩碎,因為他要建立他自己的美學觀,重新定義屬於他的美學主義。於是,一個原本精緻、完整、美麗的世界全被這個人打亂了。在巴黎首演之時,就連當時前衛音樂的代表白遼士都無法忍受。唯一獲得啟發的竟是波特萊爾,⟪惡之華⟫的作者,只因他在華格納的音樂裡找到了詩歌創作的新方向,同時也嗅到了陋巷腐物中的異味芬芳。

  在⟪崔斯坦與伊索德⟫裡,沒有任何一段關係是穩定的。如同那些多到氾濫的不協和和弦,遠超過華格納的任何一部作品。從前奏曲的第一個和弦開始,他的音樂便讓人感到坐立難安,而這正是著名的「崔斯坦和弦」。由F、B、#‎D、#‎G所組成的減五七和弦,連續出現兩次而得不到任何解決,這奇妙的音響效果撼動了世界,同時也崩解了數百年來的和聲理論。四十年後,德布西甚至還以此和弦創作兒童小品,著實開了華格納信徒一個玩笑。

  和聲出軌了,旋律同樣也沒有好下場。在歌劇中唯一讓人留下美好回憶的難忘旋律,華格納也不放過革命機會。典型的旋律本應有相互對應的「問句」與「答句」,並節制為均衡的二至四小節。旋律的線條無論如何遊走,總能形成一條美麗的拋物線,不僅符合萬有引力、更符合人體工學。但華格納的旋律卻永遠沒有歇息,綿延無盡的線條無止盡的延伸,牽引著聽者越走越遠,永遠得不到解決的滿足感,而這正是他極力表達的「無限旋律」。

  在這部歌劇裡,有限的生命無法滿足愛慾,因此只好由死亡代勞。在死亡中解脫便能得到無限的愛。因此無限綿長的旋律、無法解決的和聲色彩便形成了持續騷動的不安。直到最後一幕、最後一刻,死亡如同天啟般降臨,如同解脫般美好,音樂才得到了滿足與昇華。而這死亡國度正是華格納理想中的天境,他的愛情只能搭配死亡。所謂愛之欲其死,正是他夢寐以求的崇高精神。

  華格納去世那年,李斯特說:「與他相比,歌德與貝多芬都只是片段」因為他鎔鑄了詩歌、音樂、戲劇於一體。尼采算是最了解華格納的人了,他窮其一生都在追隨華格納、視華格納為救世主,超然於上帝之外的超人。然而就在最後關頭,他看到了華格納的危險,然而這樣的洞見卻讓尼采付出了一生,在聽了⟪指環⟫前兩場便頭痛欲裂、逃入森林,甚至最後將自己送入了精神病院。到了托瑪斯曼更是惶恐至極說道:「若真要德國人從歌德與華格納之間作一抉擇,我真怕他們會選華格納的!」果然,希特勒選擇了華格納;而德國人選擇了希特勒。

  1906年,17歲的希特勒在維也納首次聽到⟪崔斯坦與伊索德⟫,從此華格納走進他的生命,也走進納粹的宿命。希特勒當政之時,拜魯特的華格納音樂節是領袖最關注的藝文大事。自上到下,無人不聽華格納,無人不想盡辦法接近華格納,甚至無人不信仰華格納。直到1945年四月,納粹魔王的末日來臨,他在「狼穴」與情人伊娃舉行婚禮,不到廿四小時後雙雙服毒自盡,當時伴隨著他們的音樂正是華格納⟪崔斯坦與伊索德⟫中的⟪愛之死⟫。希特勒特別在遺書中指出伊娃自願與他共死,這個讓整個世界顫慄的魔王用自己的生命與伊娃演出了一場完美大秀,一場真人實境的⟪崔斯坦與伊索德⟫!華格納的信徒驕傲的說,聯軍的大轟炸、東線的挫敗,都沒能打倒希特勒;但華格納的音樂卻能讓希特勒甘願赴死,多麼聳動、多們醉人的神話,不是嗎?

  華格納的魔力不僅於此,1865年4月10日,享譽全歐大名鼎鼎的指揮家漢斯.馮.畢羅,正畢恭畢敬的指揮⟪崔斯坦與伊索德⟫,進行準備首演前的第一次彩排。而這時的華格納在哪呢?他正在湖濱別墅慶賀他與情人柯西瑪第一個孩子「伊索德」的誕生,你知道這時柯西瑪真正的法定配偶是誰嗎?正是在指揮台上揮汗如雨進行排練的畢羅!

  華格納,兩百歲了!生日快樂!希望再下一個兩百歲,人類仍安好在這地球上,為你慶賀!


ps.影片為卡拉揚生平的最後一場音樂會實況錄影。在這場音樂會中,他選擇了⟪崔斯坦與伊索德⟫中最後一首歌曲⟪愛之死⟫作為他的謝幕之曲。潔西諾曼驚人的演唱感動全場,更感動了卡拉揚!這是崔斯坦的救贖,華格納的救贖,更是卡拉揚給全人類的救贖,值得一聽!

影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