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7日

【怪咖薩替】





















說到薩替這位怪到不能再怪的音樂家,荒誕不經的軼事可真是不勝枚舉。



呂岱衛|文


  舉例來說,他對外一貫的頭銜是「鋼琴家」而非「作曲家」,然而至交好友卻沒人聽過他彈琴。

  而他的作品名稱之怪也是前所未見,不是什麼《給一條狗的軟趴趴前奏曲》、《乾枯的胚胎》,就是什麼《三個花心大蘿蔔所跳的圓舞曲》之類的怪名。

  曲名怪也就算了,在樂曲裡的詮釋術語更是令人狐疑加捧腹,例如「要彈得像一隻牙痛的夜鶯」、「觸鍵要像剝蛋殼一樣輕」,更絕的還有「自己想辦法搞定!」。在彈琴前光看到這些術語就快笑翻了,更別提那些音樂當中的諷刺與幽默了。

  薩替生平最大的嗜好不是抽煙、也不是玩牌、更不像德佛札克那樣每天都要到火車站去觀賞火車進站。他的嗜好是收集傘!在他家裡永遠有著各式各樣的雨傘洋傘大花傘,而他的正字商標就是手上永遠拎著一把傘。這樣古怪的音樂家實在有趣!

  薩替的曲子最大的特色就是很喜歡三首一組,不論各種形式的作品,他幾乎都是以組曲方式呈現。據他所說,他想呈現的是每一首曲子在三度空間中的三種不同面相。也因此,他也曾被音樂學者喻為「立體派音樂家」,用以跟繪畫中的「立體派主義」作連結。

  但事實上,薩替在音樂上最有名的創見是所謂的「家具音樂」。也就是說音樂不應該特別或在某個特定場合、時間被欣賞,音樂應該就像家具一樣,在生活中的每一個時刻出現,聆聽者聽到音樂就如同稀鬆平常的坐在沙發上,或在餐桌用餐一樣,毫無壓力、也不需特別留心。音樂應該像家具擺設一樣,增添氣氛同時也兼具生活實用功能。這種對音樂看似蠻不在乎的態度,古今中外大概也只有薩替提的出來!

  當年他寫了一首名為《氣惱》的曲子,這首曲子裡共有180個音符,而他又在譜上規定演奏家必須將整首樂曲如實反覆840次才行。後來你知道這首曲子花了多少時間彈完嗎?答案是18個小時,並且由十位鋼琴家以馬拉松接力的方式彈完!真的讓人不想罵神經病都難...

  今晚,我們當然不聽這首《氣惱》。我們來聽一首在他所有不正常的曲子中,少數正常又好聽的一首小品《Je te veux》,中文原意是「我要你」!

  夜深了,就讓這首甜甜的歌曲伴你入眠吧!

  提供兩個版本欣賞


1.純鋼琴原版




2.香頌版(潔西.諾曼演唱)